您在這裡

RSS 聯播

桌遊與臨終關懷-存活的最小感受單位

圖書館部落格 - 十月 23, 2024 - 02:00

李悅端助理教授/逢甲大學商學院

What activities make you feel alive? ~ My Gift of Grace

〈哈囉〉問題6:何種活動讓你沉浸其中而失去時間感?設計團隊之醫療諮詢者,本為心臟外科醫生但後來投身於協助臨終醫療決定的Dr. Karl Ahlswede採取另類作法,他認為相對於解釋專業醫療名詞,協助病患探索自己的價值觀更為重要,例如一位病患說道如果她再也無法待在家中編織,活著便失去意義(Jehlen 2013)。受到他的啟發,Nick Jehlen(2013)讓〈哈囉〉遊戲參與者思考「讓自我感到完整的事物」,有人期待能夠寫作、也人選擇散步、烹飪或自由呼吸,這些微小心願可能都無法在正式遺囑或醫囑中表達,Jehlen闡釋這些活動都屬於心流(flow),一種身心全然投入的愉快體驗。我想這也是一種自主掌控能力,存活的最小感受狀態。讀者們曾想過何種活動是讓自己感受自在而完整的最低單位?

〈哈囉〉,素樸的33個問句,能夠碰觸多少生命議題?對於未確定的、遲疑的回答就交給對談或靜默;一旦遇到受啟發的想法,請也不要吝惜遞出讚許的代幣。

這四篇短文採用主題桌遊設計的視野來談臨終計畫與溝通,藉此也淺顯地帶入使用者經驗、嚴肅遊戲與訊息設計的設計主題,期待能夠為讀者開展另一種關注臨終議題的角度。台灣「病人自主權利法」執行至今5年(2019/01-2024/08),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Advance Decision, AD)者為83,686人,遠低於「預立同意安寧意願註記者」995,092人,113年度20-39歲簽署「預立醫療決定」者佔目前總年度8%(衛福部,2024/08/20)。雖然本系列文章強調臨終計畫溝通工具的選擇多樣化,但每當我看到健保卡上的AD小貼紙,一股滿足感油然而生,對我而言,這是一種幸福標記。 在此向推行臨終關懷的醫護機構、民間組織與生命教育倡議者致敬,關於臨終議題有諸多好文,也更深入討論「預立醫療照護諮商」與「預立醫療決定」專業細節,民間組織「臺灣死亡咖啡屋」也定期舉辦生命桌遊活動。

【延伸參考資料】

  1. Hello,Common Practice,US,https://commonpractice.com/
  2. 〈安心卡〉Heart to Heart® Cards,安心茶話屋,美華慈心關懷聯盟,美國。https://www.caccc-usa.org/ch/activities/heart2heart.html
  3. 臺灣生死關懷教育推廣協會,臺灣死亡咖啡屋,生命桌遊系列。https://www.facebook.com/funeralinformation.tw/
  4. 衛福部,預立醫療決定、安寧緩和醫療及器官捐贈意願資訊系統,https://hpcod.mohw.gov.tw/HospWeb/index.aspx
  5. Elias, Norbert。(2008)。《臨終者的孤寂》,鄭義愷譯,台北:群學出版社。
  6. Jehlen, Nick. (2013-14). ‘Nick Jehlen’s blog’, https://actionmill.com/blogs/nick-jehlen.html

10/22(二) 圖書館開館時間異動

開館時間特別公告 - 十月 22, 2024 - 07:36
  1. 113 年 10 月 22 日(二) 上午電路維修完畢,今日下午 3:00 開館,晚上 9:30 閉館。
  2. 科航館自修室照常開放。
  3. 2F 暫不開放(除大閱覽區外)。
  4. 2F 上課教室異動請留意教務處訊息。
日期\區域總館科航館自修室
10/22(二)閉館8:00
|
24:00

圖書館緊急閉館一天

開館時間特別公告 - 十月 22, 2024 - 00:19

圖書館電路緊急事故,閉館一天。如須歸還館藏,請投擲於還書箱。

桌遊與臨終關懷-始於快樂,終於智慧

圖書館部落格 - 十月 16, 2024 - 02:00

李悅端助理教授/逢甲大學商學院

“遊戲始於快樂,終於智慧。”   ~Friedrich Froebel(2005)

The Action Mills募資版〈我的善意之禮〉包含問題卡、陳述卡與行動卡,在發行版〈哈囉〉則簡化為問句小冊子,有人說這是普及策略,我則認為這是一種終活筆記本的溫柔變身。

傳遞臨終意願之工具是有著長遠歷史且樣貌多變的,一封書信、錄音、終活記事本或平安紙,數位社群與特別網站平台,都是日常隨手可得的工具,相較於具法定效力的遺囑、醫護機構的生命手冊與醫囑決定,它們與書寫者的使用脈絡以及對內容的精確度要求就有所不同。這些工具其實都具備「思考、記錄與傳遞」用途,但常止於最困難任務—「溝通」。〈哈囉〉在遊戲過程讓參與者將想法寫下,念出來,傾聽與回饋,接著保存小冊子並隨時更新,宛如經過討論的終活筆記本。因為沒有任何一套傳遞工具可以窮盡人生終點的各種情境,這樣的桌遊設計嘗試融合聚集同伴、自我探索、啟動溝通以及書寫保存。設計團隊決定採取提問方式,保留更多空白思索空間,因為在問答過程中,參與者們所表露的閃躲迴避或鉅細靡遺都存在著隱含的故事與價值觀(Jehlen 2013)。

誰是遊戲的主要參與者呢?臨終規畫者的特徵圖像常被設定為年長銀髮族群,但研究指出,開始思考臨終問題的年齡群多數為40-60歲的「三明治」中年人。然而,年輕讀者們也別輕忽此「遙遠陌生」的議題,因為家庭成員是參與此對談遊戲之重要關係人。

死亡既是個人的,也是社會的。社會學家Norbert Elias(2008)在《臨終者的孤寂》中指出:「死亡是活人之事」,淺顯話語卻有其深邃意涵。首先,人一旦死亡,意識全然消逝,但留下活著的至親好友面臨情感衝擊與隨之而來的紛雜事務,同時也連動醫護與喪葬行政等生命治理網絡;另一層積極意義便是,死亡也是活著的自己必須面對的議題,面對自身與至親的消亡。死亡無法迴避,卻也無法預期,但未來理想善終情境可以被想像,而正視人生終點正是省視自己珍視事物的起點。 最後一小節,說再見。待續。

【延伸參考資料】

  1. Hello,Common Practice,US,https://commonpractice.com/
  2. 〈安心卡〉Heart to Heart® Cards,安心茶話屋,美華慈心關懷聯盟,美國。https://www.caccc-usa.org/ch/activities/heart2heart.html
  3. 臺灣生死關懷教育推廣協會,臺灣死亡咖啡屋,生命桌遊系列。https://www.facebook.com/funeralinformation.tw/
  4. 衛福部,預立醫療決定、安寧緩和醫療及器官捐贈意願資訊系統,https://hpcod.mohw.gov.tw/HospWeb/index.aspx
  5. Elias, Norbert。(2008)。《臨終者的孤寂》,鄭義愷譯,台北:群學出版社。
  6. Jehlen, Nick. (2013-14). ‘Nick Jehlen’s blog’, https://actionmill.com/blogs/nick-jehlen.html

高虹安的博士論文自我抄襲算是抄襲嗎?

楊智傑教授/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科技法律所

網紅「翁達瑞」宣稱高虹安博士論文抄襲,高虹安對翁達瑞提告誹謗,法院先判不構成誹謗。隨後,翁達瑞反告高虹安誣告。法院認為,高虹安確實有抄襲卻還告別人,構成誣告。問題在於,高虹安博士論文涉及的可能是一般泛稱的自我抄襲,但其實自我抄襲並不是抄襲。

近年來,台灣學術圈越來越重視學術倫理,並舉辦各種學術倫理講座活動。在違反學術倫理的各種態樣中,最有爭議的一種,就是自我抄襲(self-plagiarism)這個概念。但是,自我抄襲真的是抄襲嗎?

其實,在教育部有關學術倫理的法規中,並沒有真的寫出「自我抄襲」這四個字。例如,在教育部《專科以上學校學術倫理案件處理原則》中第3點中,只有提到「(五)未經註明而重複出版公開發行。(六)大幅引用自己已發表之著作,未適當引註。」這兩種與自我抄襲有關的描述。但是其法規用語,並沒有寫「自我抄襲」,而是用比較中性的描述用語。

但是在國科會的《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對研究人員學術倫理規範》中,卻使用了「自我抄襲」這個用語,其在第7點規定「7. 自我抄襲的制約:研究計畫或論文均不應抄襲自己已發表之著作。研究計畫中不應將已發表之成果當作將要進行之研究。論文中不應隱瞞自己曾發表之相似研究成果,而誤導審查人對其貢獻與創見之判斷。」

其實,自我抄襲並非真的抄襲,因為所謂的抄襲,是指抄襲他人的著作內容篇幅過多或沒有引註出處。但所謂的自我抄襲,是重複使用之前自己撰寫過的內容,不是用別人的著作,故並不能算是抄襲。

自我抄襲這個用語的使用,一開始可能是為了讓人理解這個概念,而所想出的一個容易快速了解的用語。但這只是一個讓人容易瞭解的用語,並不代表自我抄襲就真的是抄襲。

另外,自己之前撰寫過的著作的著作權,可能不在自己手上,故自己重複使用,可能會有違反他人著作權的問題。但是,自我抄襲主要是為了學術倫理上的認定,而非著作權法上的認定。在著作權法上,就算之前發表內容的著作權不在自己手上,自己重複使用就算侵權,也不能都稱為抄襲。而且,自己重覆使用也未必真的會侵權,因為著作權還有合理使用的空間與彈性。

所以,1.自我抄襲並非抄襲,2.自我重複使用之前發表的著作內容就算有著作權法的問題,仍然不能說是抄襲。

相關判決: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2年度自字第38號刑事判決(2024.8.21)

高虹安的博士論文自我抄襲算是抄襲嗎?

圖書館部落格 - 十月 14, 2024 - 01:35

楊智傑教授/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科技法律所

網紅「翁達瑞」宣稱高虹安博士論文抄襲,高虹安對翁達瑞提告誹謗,法院先判不構成誹謗。隨後,翁達瑞反告高虹安誣告。法院認為,高虹安確實有抄襲卻還告別人,構成誣告。問題在於,高虹安博士論文涉及的可能是一般泛稱的自我抄襲,但其實自我抄襲並不是抄襲。

近年來,台灣學術圈越來越重視學術倫理,並舉辦各種學術倫理講座活動。在違反學術倫理的各種態樣中,最有爭議的一種,就是自我抄襲(self-plagiarism)這個概念。但是,自我抄襲真的是抄襲嗎?

其實,在教育部有關學術倫理的法規中,並沒有真的寫出「自我抄襲」這四個字。例如,在教育部《專科以上學校學術倫理案件處理原則》中第3點中,只有提到「(五)未經註明而重複出版公開發行。(六)大幅引用自己已發表之著作,未適當引註。」這兩種與自我抄襲有關的描述。但是其法規用語,並沒有寫「自我抄襲」,而是用比較中性的描述用語。

但是在國科會的《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對研究人員學術倫理規範》中,卻使用了「自我抄襲」這個用語,其在第7點規定「7. 自我抄襲的制約:研究計畫或論文均不應抄襲自己已發表之著作。研究計畫中不應將已發表之成果當作將要進行之研究。論文中不應隱瞞自己曾發表之相似研究成果,而誤導審查人對其貢獻與創見之判斷。」

其實,自我抄襲並非真的抄襲,因為所謂的抄襲,是指抄襲他人的著作內容篇幅過多或沒有引註出處。但所謂的自我抄襲,是重複使用之前自己撰寫過的內容,不是用別人的著作,故並不能算是抄襲。

自我抄襲這個用語的使用,一開始可能是為了讓人理解這個概念,而所想出的一個容易快速了解的用語。但這只是一個讓人容易瞭解的用語,並不代表自我抄襲就真的是抄襲。

另外,自己之前撰寫過的著作的著作權,可能不在自己手上,故自己重複使用,可能會有違反他人著作權的問題。但是,自我抄襲主要是為了學術倫理上的認定,而非著作權法上的認定。在著作權法上,就算之前發表內容的著作權不在自己手上,自己重複使用就算侵權,也不能都稱為抄襲。而且,自己重覆使用也未必真的會侵權,因為著作權還有合理使用的空間與彈性。

所以,1.自我抄襲並非抄襲,2.自我重複使用之前發表的著作內容就算有著作權法的問題,仍然不能說是抄襲。

相關判決:臺灣臺北地方法院112年度自字第38號刑事判決(2024.8.21)

桌遊與臨終關懷-選擇題與問答題

圖書館部落格 - 十月 9, 2024 - 02:00

李悅端助理教授/商學院

2013年在美國波士頓環球報上,Jethro Heiko在祖母的訃聞下方附上〈我的善意之禮〉(My Gift of Grace)群眾募資連結,這正是〈哈囉〉的雛型。Heiko與Nick Jehlen都是The Action Mills成員,此跨領域設計團隊在2013年推出〈我的善意之禮〉,從遊戲概念發想、原型製作、100多個焦點團體訪談與醫護專家諮詢、測試修正到募資,最終在2016年將遊戲更名為〈哈囉〉後正式公開發行,此完整設計過程足以成為嚴肅遊戲(serious game)產品的經典案例,但我想談談Jehlen的設計研究紀錄,這些書寫生動而珍貴,饒富深意。

〈我的善意之禮〉意味著分享自己對臨終的想法是一份珍貴禮物,讓親近的人在面臨非常時刻可以降低情感衝擊與創傷。Jehlen (2013)從觀察中指出「恐懼」、「無法清楚表達所要」與「家庭動力」是人們談論衰老與臨終的障礙巨石,但如何談,談什麼,何時談,各種情境劇本處處考驗著設計團隊。設計物介入能夠鬆動人們的互動模式嗎?The Action Mills的原型選擇是低學習門檻與高親合力的紙牌遊戲。紙牌遊戲經常巧妙地扮演團隊內破冰與溝通之中介角色,它也是嚴肅遊戲設計中受歡迎的類型,因為紙牌形式內容具備高度可塑性,當人們遇到複雜主題時而「無法清楚表達所要」時,紙牌也容易堆疊多層次的內容。

圖2 〈哈囉〉遊戲小冊子內頁
®Common Practice LLC. Photo courtesy of Common Practice, used with permission.

讓我們以同類主題的紙牌來對比,〈安心卡〉(Heart to Heart®)以54張特製卡牌協助關係人溝通事前醫療計畫(CACCC美華慈心關懷聯盟 2006) (參考圖3)。〈安心卡〉與〈哈囉〉有趣的差異點之一為文字陳述形式(參考圖2),前者為表述句,例如,「黑桃5:我希望有機會和親友________道別。」;〈哈囉〉為提問句,例如,「問題3:哪一位是你半年內未曾聯繫,但你希望能在臨終前聊聊的人?」。在生命議題上,讀者們偏好選擇題,還是問答題呢?

圖3 〈安心卡〉Heart to Heart® Cards
CACCC美華慈心關懷聯盟. Photo courtesy of CACCC, used with permission.

假設選擇題更容易幫助參與者表達複雜想法,那麼「明確地傳達意願」不是應該成為設計之優先目標?我們下一篇繼續聊。

【延伸參考資料】

  1. Hello,Common Practice,US,https://commonpractice.com/
  2. 〈安心卡〉Heart to Heart® Cards,安心茶話屋,美華慈心關懷聯盟,美國。https://www.caccc-usa.org/ch/activities/heart2heart.html
  3. 臺灣生死關懷教育推廣協會,臺灣死亡咖啡屋,生命桌遊系列。https://www.facebook.com/funeralinformation.tw/
  4. 衛福部,預立醫療決定、安寧緩和醫療及器官捐贈意願資訊系統,https://hpcod.mohw.gov.tw/HospWeb/index.aspx
  5. Elias, Norbert。(2008)。《臨終者的孤寂》,鄭義愷譯,台北:群學出版社。
  6. Jehlen, Nick. (2013-14). ‘Nick Jehlen’s blog’, https://actionmill.com/blogs/nick-jehlen.html


桌遊與臨終關懷-開場,Hello!

圖書館部落格 - 十月 2, 2024 - 02:00

李悅端助理教授/逢甲大學商學院

〈哈囉〉第一規則—傾聽。

遊戲可以讓人們更容易表達臨終想法嗎?本系列將介紹〈哈囉〉(Hello),它是一款嘗試穿越人們對衰老臨終的恐懼並開啟談論之紙牌桌遊。我們將用四篇短文,從設計觀點聊Hello,聊嚴肅遊戲,也聊臨終規畫與溝通。

〈哈囉〉於2016年由美國Comman Practice發行,此款桌遊讓參與者在遊戲環境中表達自我對死亡看法與臨終安排意願。家庭版本之遊戲人數設定在2-5位(但參與者不限於家庭成員),屬於既自在輕鬆也可私密的對談組合。如果讀者參與此遊戲,你/妳將會擁有一本含33個問題之小冊子與6個「謝謝」代幣(Thank-you Chips) (參考圖1)。參與成員們首先閱讀這些問題並寫下自己的想法,接著由領頭者選擇特定問題並說明其想法,然後順時鐘依序輪流陳述,成員們允許跳過特定問題,也鼓勵進行提問,或者隨時更新自己的想法;除此之外,在說聽過程中,一旦對任何成員的想法產生共鳴,可以給出謝謝代幣表達讚許。

圖1,〈哈囉〉(Hello)
®Common Practice LLC. Photo courtesy of Common Practice, used with permission.

嚴格來說,規則簡單的〈哈囉〉只運用獎賞的遊戲元素,在這場沒有輸贏遊戲中,提問與回答是聚集人並啟動對談的方式,遊玩過程中缺乏吹牛紙牌的虛實相襯來創造奇趣想像,相對於虛張聲勢,設計師Nick Jehlen (2013)解釋〈哈囉〉是透過自我揭露與致謝來產生深入對談,他認為無論是吹牛或者對話,兩者皆企圖打開被遮蔽的「內在故事」。這款遊戲以問題為骨架,以「you」第二人稱為主詞,一開始便要求玩家寫下自己對此遊戲的任何恐懼與期待,接著列出關於墓誌銘、臨終照護、未竟心願與告別儀式等問句。

素樸的33個問句,能夠碰觸多少生命議題?我們先從〈哈囉〉的設計過程談起。

圖2 〈哈囉〉遊戲小冊子內頁

®Common Practice LLC. Photo courtesy of Common Practice, used with permission.

【延伸參考資料】

  1. Hello,Common Practice,US,https://commonpractice.com/
  2. 〈安心卡〉Heart to Heart® Cards,安心茶話屋,美華慈心關懷聯盟,美國。https://www.caccc-usa.org/ch/activities/heart2heart.html
  3. 臺灣生死關懷教育推廣協會,臺灣死亡咖啡屋,生命桌遊系列。https://www.facebook.com/funeralinformation.tw/
  4. 衛福部,預立醫療決定、安寧緩和醫療及器官捐贈意願資訊系統,https://hpcod.mohw.gov.tw/HospWeb/index.aspx
  5. Elias, Norbert。(2008)。《臨終者的孤寂》,鄭義愷譯,台北:群學出版社。
  6. Jehlen, Nick. (2013-14). ‘Nick Jehlen’s blog’, https://actionmill.com/blogs/nick-jehlen.html

10/10 國慶日開館時間公告

開館時間特別公告 - 九月 26, 2024 - 08:37
日期/館別總館科航館自修室
10/10 (四)
國慶日
閉館08:00-24:00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