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這裡

RSS 聯播

模仿他人藝術風格是否算抄襲?

楊智傑教授/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科技法律所

有時在創作時,會想要學習知名藝術家的風格,可以稱為致敬,但是否會構成抄襲?這種模仿創作風格的行為,過去只會是創作者才有辦法做。現在生成式AI就可以指定幫助你將圖片改成某個藝術家的風格。這樣有無侵權?

原則上,著作權法只保護具體的表達手法,不保護概念。創作風格也許只是一個概念,並非一個人先用了某種創作風格,他人就不能使用。但是,表達和概念不容易有清楚的界限。

若將某一創作風格用在某個特定主題上,例如花卉這個主題,由於主題已經限定,加上用同樣的創作風格,那麼表達手法就已經非常具體,可能會受到著作權法保護。但反之,倘若主題不同,例如原來藝術家的創作主題是花卉,但我將他的畫風用來創作風景,那應該不會構成侵權。

在台灣曾經發生過一個有趣的案件。灌籃高手(SLAM DUNK)作者井上雄彥畫完湘北高中和山王工業的比賽後,就突然結束了整個故事,讓當時許多熱愛籃球漫畫的學生感到不捨。不久後,仿間出了一本井上工作室出版的SD2,漫畫風格與原本的灌籃高手風格一模一樣,只是故事是一個全新的故事,主人翁叫作流川,似乎延續了原作流川楓後來的故事。但出了四集之後,才發現原來這是台灣的一個團隊出版的一套仿作,且被控告侵害著作權。

在該案中,雖然說模仿了原作的畫風,但因為主題都是高中籃球,被告們對許多籃球動作的漫畫分鏡圖,直接用描圖的方式,尋找原作中類似的分鏡圖直接描繪套用。因而,法官認為這些個別分鏡圖已經構成了抄襲。         如上所述,現在生成式AI也可以幫我們模仿特定知名藝術家的風格。但用了特定藝術家的風格會不會侵權,還是要個案判斷。主要要看是否用在類似的主題,有類似的畫面結構等。

模仿他人藝術風格是否算抄襲?

圖書館部落格 - 一月 2, 2025 - 01:43

楊智傑教授/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科技法律所

有時在創作時,會想要學習知名藝術家的風格,可以稱為致敬,但是否會構成抄襲?這種模仿創作風格的行為,過去只會是創作者才有辦法做。現在生成式AI就可以指定幫助你將圖片改成某個藝術家的風格。這樣有無侵權?

原則上,著作權法只保護具體的表達手法,不保護概念。創作風格也許只是一個概念,並非一個人先用了某種創作風格,他人就不能使用。但是,表達和概念不容易有清楚的界限。

若將某一創作風格用在某個特定主題上,例如花卉這個主題,由於主題已經限定,加上用同樣的創作風格,那麼表達手法就已經非常具體,可能會受到著作權法保護。但反之,倘若主題不同,例如原來藝術家的創作主題是花卉,但我將他的畫風用來創作風景,那應該不會構成侵權。

在台灣曾經發生過一個有趣的案件。灌籃高手(SLAM DUNK)作者井上雄彥畫完湘北高中和山王工業的比賽後,就突然結束了整個故事,讓當時許多熱愛籃球漫畫的學生感到不捨。不久後,仿間出了一本井上工作室出版的SD2,漫畫風格與原本的灌籃高手風格一模一樣,只是故事是一個全新的故事,主人翁叫作流川,似乎延續了原作流川楓後來的故事。但出了四集之後,才發現原來這是台灣的一個團隊出版的一套仿作,且被控告侵害著作權。

在該案中,雖然說模仿了原作的畫風,但因為主題都是高中籃球,被告們對許多籃球動作的漫畫分鏡圖,直接用描圖的方式,尋找原作中類似的分鏡圖直接描繪套用。因而,法官認為這些個別分鏡圖已經構成了抄襲。         如上所述,現在生成式AI也可以幫我們模仿特定知名藝術家的風格。但用了特定藝術家的風格會不會侵權,還是要個案判斷。主要要看是否用在類似的主題,有類似的畫面結構等。

114/1/11 ~ 2/11 寒假開館時間公告

開館時間特別公告 - 十二月 31, 2024 - 02:14
日期1/11 – 1/221/23 – 2/92/10 – 2/11
總館週一 ~ 週五
08:00 ~ 18:00
不開放
(農曆春節)
週一 ~ 週五
08:00 ~ 18:00
週六、週日不開放
日期1/11 – 1/271/28 – 1/301/31 – 2/11
科航館自修室週一 ~ 週日
08:00 ~ 24:00
不開放
(除夕、初一、初二)
週一 ~ 週日
08:00 ~ 24:00

2025/1/1 元旦開館時間公告

開館時間特別公告 - 十二月 24, 2024 - 08:28
日期 \ 館別總館科航館自修室
1/1 (三)
元旦
閉館08:00 – 隔日 2:00

碳權(carbon credit)是什麼? 可以交易嗎?

圖書館部落格 - 十二月 23, 2024 - 00:00

賴奇厚教授/ 逢甲大學綠色能源科技碩士學位學程

《氣候變遷因應法》2023年2月15日由總統公布施行,納入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提升氣候治理層級、徵收碳費專款專用、增訂氣候變遷調適專章、納入碳足跡及產品標示管理機制。「碳權」簡單來說就是「排放碳的權利」,通常以「公噸二氧化碳當量」(tCO2e)為計算單位,1公噸的碳排即為1單位,產業可透過取得碳權,以符合台灣政府的碳規範或因應國際供應鏈與倡議碳中和的要求。

碳權分為強制性與自願性。前者由政府做莊家,採取碳排放的總量管制,對管制企業如工業或發電業等排放大戶配發免費排放配額(allowance);後者透過減碳專案計算出的碳權(減量額度,credit),像是透過植樹造林、節能、沼氣發電等專案活動所取得。取得碳權的方法包括自然與人工兩種。自然的方法即透過植物自然吸收所產生的自然碳匯,能真正減少大氣中的碳排放;亦可透過科學的碳捕捉技術,將碳捕捉至地底封存。另一種人工方法即是透過人為避免碳的排放(即減碳),但容易受政策波動的影響。

《臺灣碳權交易所》於2023年8月7日正式掛牌營運,為企業提供國內外碳權交易與碳諮詢及教育等服務,協助台灣邁向淨零永續。國際知名的碳交易平台有:聯合國碳抵扣平台網站(United Nations Carbon Offset Platform)、新加坡氣候影響力交易所(Climate Impact X,CIX)、黃金標準(Gold Standard, GS)、南極公司(South Pole)與Puro.earth等。每個交易平台的碳權應會說明碳權來源、所採用的方法等資訊,且經過認證標準,若企業想買碳權,應使用具有實質減量的碳權,確保抵換碳權的品質。

相關連結:

  1. 氣候變遷因應法- 全國法規資料庫 點入看全文
  2. 聯合國碳抵扣平台網站 United Nations Carbon Offset Platform
  3. 新加坡氣候影響力交易所 Climate Impact X
  4. 黃金標準 Gold Standard
  5. 南極公司 South Pole
  6. puro.earth

*圖片為作者自製

12/23 – 1/7 圖書館配合統籌科目考試管制事宜

開館時間特別公告 - 十二月 20, 2024 - 07:06
  1. 113 年 12 月 23 日(一) ~ 114 年 1 月 7 日(二) 本校統籌科目考試期間,總館及科航館自修室暫時婉拒校外人士進館(含聯盟館及會員)
  2. 考試管制期間,嚴格取締違規佔用席位行為,敬請多加配合。

具有負碳功能的黑金-生物炭

圖書館部落格 - 十二月 16, 2024 - 00:00

賴奇厚教授/ 逢甲大學綠色能源科技碩士學位學程

熱裂解(Pyrolysis)技術是在缺氧環境中進行高溫處理,將聚合物降解為低分子量的產物,從而試圖保留其主要化學成分,避免氧化反應,並且獲得裂解產物為液體(裂解油)、固體(焦炭)和氣體(非冷凝氣體)。農業廢棄物透過熱裂解技術,在產製溫度約450oC至700oC製成的生物炭,藉由負碳循環來達成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目的。生物炭具有多孔隙、高比表面積與極不易在自然環境中分解等特性,在土壤改良、固碳、空氣污染控制、農業廢棄物管理、水質淨化和環境管理相關之能源生產的功用。

Puro.earth是全球第一個的工程碳移除信用平台,注重生物炭的碳移除潛力,並發表生物炭方法學讓供應商依循,允許企業和生產者將經過驗證的碳移除成果轉換為碳權,進入自願性碳市場進行交易。各國企業從排碳量與減碳量的抵銷下手,除了在除碳市場進行交易,另一個拯救氣候變遷的盟友是「再生農業」。企業可將透過購買生物炭碳權,以用於抵銷碳排放以盡到淨零排放的責任。

相關連結:

Puro.earth https://puro.earth/

維基百科- 熱裂解 wikipedia.org

零碳新能源-氫能

圖書館部落格 - 十二月 9, 2024 - 00:00

賴奇厚教授/ 逢甲大學綠色能源科技碩士學位學程

氫氣反應後只產生水,沒有二氧化碳排放,且氫可作為能源得載體,可用於儲存、移動和輸送其他來源產生的能量。氫氣依據料源與製造方式,可分為白氫(White hydrogen)綠氫 (Green Hydrogen)藍綠氫(Turquoise Hydrgen)灰氫 (Grey Hydrogen)藍氫 (Blue Hydrogen)褐氫(Brown Hydrogen)粉紅氫(Pink hydrogen)等。灰氫是將甲烷透過蒸汽重組技術製成;褐氫(又稱黑氫)是利用煤炭等高污染料源,透過汽化技術所產生的氫氣。灰氫與褐氫方法成熟、廉價、能量轉換效率較高(≥70%),但在生產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排放CO2,是目前市場上主要的氫氣生產方式。白氫為是指透過水力壓裂從地下儲量和沈積物中產生的天然氣體;綠氫是利用多餘的再生能源(如風能與太陽能)電解水而產生的;藍綠氫是將天然氣透過觸媒或裂解反應所產製而成;藍氫則是在製造灰氫與褐氫的過程中,再透過碳捕捉與儲存(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technology)將過程中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捕捉與儲存下來;粉紅氫則是利用核能發電電解水產生出的氫氣。潔淨氫氣的製造技術日漸成熟,是邁向淨零碳排的路徑上,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

參考資料:

CDM氫氣的種類與其原料及產製方法. 圖片參考網頁:

https://www.xylem.com/en-us/brands/sensus/fundamentals-of-hydrogen/

仿製藝術品和古物的法律責任

圖書館部落格智慧財產權主題專欄 - 十二月 5, 2024 - 01:41

楊智傑教授/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科技法律所

最近有一則事件,國史館台灣文獻館所舉辦的「倜儻筆墨.大師與大師的內心世界」特展,展出民國時期的知名藝術家的作品,包括常玉、徐悲鴻、林風眠、潘玉良、吳冠中等。但卻被眼尖的專家們發現,展出的作品中多都有問題,可能是後人刻意模仿的偽作。

經人檢舉後,台灣文獻館已經緊急停止這個展覽,政府也開始檢討如何避免偽藝術品以假亂真的問題。

從著作權法的角度來看,著作權一般保護到作者死後五十年。倘若作者是在1974年前去世的,著作權保護都已經屆期。例如,上面的五位藝術家,常玉和徐悲鴻都是在1974年以前逝世,著作權已經不受保護。既然不受保護,他人要做模仿畫作,部會沒有侵害著作權。後面三位藝術家是在1974年後逝世,著作權保護期間還沒屆滿,若藝術家的後人要對這些仿作提告,仿作者會構成侵權。展覽者會侵害公開展示權。

另外,從文化資產保護的角度來看,為了維持古文物的真實性與價值性,也不該讓太像的仿製品以假亂真流通入市場欺騙世人。文化資產保存法第71條規定,任何人未經核准不得隨意複製公有古物,違反者會有二百萬以下罰鍰。這一條的精神是擔心太接近原作的仿製品流通入市面,欺騙藝術收藏者。不過其只限制不得對公有古物進行仿製,對私人收藏的私有古物卻沒有限制。

對著作權保護已經屆滿的古物與藝術品,著作權法和文化資產本存法都沒有禁民間製作較小尺寸、不同材質的紀念品。每個國家都允許對知名的古物、藝術品製作與原作品不同尺寸的藝術品,作為文創商品販售。只有對於國家指定文物的原尺寸複製才會加以禁止。        

對於藝術仿製品以假亂真欺騙世人的問題,其實用詐欺罪就可以處理。也就是說,如果仿製藝術品的目的就是為了欺騙收藏者,可以用詐欺罪起訴。但若仿製藝術品的目的並非為了欺騙收藏者,只要不違反著作權法、文化資產保存法,並不違法。

仿製藝術品和古物的法律責任

圖書館部落格 - 十二月 5, 2024 - 01:41

楊智傑教授/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科技法律所

最近有一則事件,國史館台灣文獻館所舉辦的「倜儻筆墨.大師與大師的內心世界」特展,展出民國時期的知名藝術家的作品,包括常玉、徐悲鴻、林風眠、潘玉良、吳冠中等。但卻被眼尖的專家們發現,展出的作品中多都有問題,可能是後人刻意模仿的偽作。

經人檢舉後,台灣文獻館已經緊急停止這個展覽,政府也開始檢討如何避免偽藝術品以假亂真的問題。

從著作權法的角度來看,著作權一般保護到作者死後五十年。倘若作者是在1974年前去世的,著作權保護都已經屆期。例如,上面的五位藝術家,常玉和徐悲鴻都是在1974年以前逝世,著作權已經不受保護。既然不受保護,他人要做模仿畫作,部會沒有侵害著作權。後面三位藝術家是在1974年後逝世,著作權保護期間還沒屆滿,若藝術家的後人要對這些仿作提告,仿作者會構成侵權。展覽者會侵害公開展示權。

另外,從文化資產保護的角度來看,為了維持古文物的真實性與價值性,也不該讓太像的仿製品以假亂真流通入市場欺騙世人。文化資產保存法第71條規定,任何人未經核准不得隨意複製公有古物,違反者會有二百萬以下罰鍰。這一條的精神是擔心太接近原作的仿製品流通入市面,欺騙藝術收藏者。不過其只限制不得對公有古物進行仿製,對私人收藏的私有古物卻沒有限制。

對著作權保護已經屆滿的古物與藝術品,著作權法和文化資產本存法都沒有禁民間製作較小尺寸、不同材質的紀念品。每個國家都允許對知名的古物、藝術品製作與原作品不同尺寸的藝術品,作為文創商品販售。只有對於國家指定文物的原尺寸複製才會加以禁止。        

對於藝術仿製品以假亂真欺騙世人的問題,其實用詐欺罪就可以處理。也就是說,如果仿製藝術品的目的就是為了欺騙收藏者,可以用詐欺罪起訴。但若仿製藝術品的目的並非為了欺騙收藏者,只要不違反著作權法、文化資產保存法,並不違法。

新時代的低碳燃料-氫烷氣

圖書館部落格 - 十二月 2, 2024 - 00:00

賴奇厚教授/ 逢甲大學綠色能源科技碩士學位學程

逢甲大學生物氫能研發團隊在南投縣新合興牧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二階段厭氧生物氫烷氣發電站

氫烷氣(Hythane)是天然氣及氫氣的混合氣體,通常包含5-7%的氫氣,而天然氣部分通常為90%以上的甲烷,以及少量的乙烷、丙烷、高階烴類及惰性氣體。而氣態生質能源之產製,可利用微生物將生質廢棄物或廢水有機物質,經醱酵而得氫及甲烷氣。氫氣燃料的使用具高熱值與零二氧化碳排放的優勢,但純氫氣的應用受設備及成本限制。將生質氫氣與甲烷混合而成之氫烷氣(Biohythane)甚具永續性,兼具廢棄物/廢水處理和能源回收的雙重效益,且此技術可與工廠現有之廢水處理系統結合並創造新興綠色能源產業。將厭氧生物產氫技術與產甲烷技術結合,稱為二階段厭氧氫烷氣技術。運用此技術生產出氫烷氣的能量效率與單階段的厭氧甲烷技術相較,可提高8-43%的效率[1]。氫烷氣可作為內燃機引擎的燃料,依據研究結果指出,與使用甲烷燃料的車輛相比,含有10%和20%氫氣的氫烷氣,排氣中的氮氧化物(NOX)可降低45%與50%;而含有30%氫氣的氫烷氣,單位行駛里程的CO2排放量可減少69 g/km[2]。故使用氫烷氣作為燃料除了可顯著提高燃燒產率,同時減少了溫室氣體的排放,是一種比沼氣更潔淨的生質燃料。

[1] Shanmugam et al. (2021) Biohythane production from organic waste: Recent advancements, technical bottlenecks and prospect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46 (20), 11201-11216.

[2] Rawoof et al. (2021) Biohythane as a high potential fuel from anaerobic digestion of organic waste: A review. 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152, 111700.

延伸閱讀:

報導- 綠色諧能無國界 給地球一個健康的未來 https://www.fcu.edu.tw/differentbutbetter/news/fcuusr03/

雅浦島的石滬—海洋共同資源(marine commons)的共享機制

圖書館部落格 - 十一月 27, 2024 - 02:00

陳玉苹助理教授 / 逢甲大學文化與社會創新碩士學位學程

2019年,我隨著庶古文創的考古團隊前往密克羅尼西亞進行文化遺產的拍攝。在雅浦島上,當地的歷史保存辦公室(Historical Preservation Office)的人員告訴我們,他們正在做捕魚的石滬(fish trap)調查,希望能夠申請UNESCO文化遺產。

我們抱持著好奇心詢問,在哪裡可以看到石滬?對方告知後,於是我們一行人驅車前往。

圖一:YAP地圖。圖片來源:Girart de Roussillon, CC BY-SA 4.0, via Wikimedia Commons

雅浦(Yap)是密克羅尼西亞邦聯(Federated States of Micronesia)的一省,在太平洋島之間享有「最後的天堂」的美譽,當地對於傳統文化相當重視,也相當抗拒過度現代化可能造成的問題。傳統上,雅浦人非常尊重彼此的界線,若是要拜訪其他人的家,或者去別人家附近的海灘、樹林,都一定經過徵得該家的同意,否則就會被視為違反規則。

雅浦最為外人所知的,就是他們每個村子的會所前都擺設有巨大的石錢(stone money)。因為在地並沒有這種石灰岩石材,必須航行到帛琉的洛克群島來採石礦。並且在當地製作好之後,再放在竹筏上,由獨木舟拖運回雅浦島。在早期都是人工的製作下,做好一個石錢再帶回去,可能需要耗費5年以上的時間。

圖二:石錢被放在男子會所前的石徑上,他們戲稱之為:石錢銀行(stone money bank 2019年陳玉苹拍攝)。

我們去到了雅浦島西邊的海岸找到了石滬,也在附近詢問這個石滬是誰的?問了兩三家之後,終於找到了主人。我們請求是否能進行空拍,主人非常慷慨地答應。我也趁著攝影師在操作時,詢問石滬的使用辦法。

主人說,石滬主要是由他們家族建造與維護,所以他們擁有當然的使用權。例如滿月漲潮時很多魚會游到岸邊,等退潮時會被卡在石滬中。他們家族通常都是滿月的時候去撿魚,漁獲量最大。我追問,「那其他人可以使用嗎?」他說,「當然可以啊,只要來跟我們說他們哪一天要用,只要使用時間沒有跟其他人衝突,通常都沒問題。但是他們在使用的時候,如果發現石頭需要補,他們也會自動的來幫忙維護。」他後來也語重心長的說,「因為很多人都離開島往外發展了,其實早期他們自己家也是有石滬的。但因為沒有人維修,所以後來石滬就被放棄了。偶爾他們回到島上想要抓魚時,就會來問我們。以前幾乎每一家都有石滬,但現在已經很少了。」

隨著電動馬達的船隻以及捕魚的工具取代了石滬的功能,「一網打盡」取代了「撿最大的放掉小條的」的漁獲方式,長期下來對於海洋生態的影響不可謂不大。雅浦人與帛琉人都明確的感受到海洋生物數量的下滑,也跟過度捕撈相關。帛琉因此在2020年將全國80%的經濟漁區關閉,成立帛琉的國家海洋保育區(Palau National Marine Sanctuary,PNMS),替全球的海洋資源把關,而他們的保育機制網絡的建立,也是奠基在他們傳統觀念中的 Bul (限制、節制之意)。如何從傳統管理公共土地或海洋的智慧出發,建立當代也能運行的治理機制,需要更多人加入研究與研發的行列!

※ 參考資料:帛琉的海洋治理 https://insight.ipcf.org.tw/article/530

圖三:在雅浦近海的石滬,箭頭的方向是朝向海洋(庶古文創/劉奇翰拍攝 2019)

113 學年度第 1 學期碩博士論文提交注意事項

學位論文特別公告 - 十一月 21, 2024 - 02:35
  1. 一、學位論文提交請使用 NID 帳號登入申請建檔。預計於 113 學年度第 1 學期畢業之碩、博士生,請於 114 年 2 月 10 日 (一) 前,完成紙本論文及授權書等相關文件繳交。 (學位論文提交截止日依教務處公告 113-1 學期成績及應屆畢業生領取學位證書作業時程辦理)。
  2. 二、依學位論文提交審核流程,畢業生通過論文口試並完成修正後,於逢甲大學學位論文數位典藏系統上傳論文電子檔及授權書;申請論文延後公開並經研究生事務相關委員會審議通過,電子論文可延後者,請依核定之公開日期提交電子全文授權書; 紙本論文可延後者,請另勾選紙本論文延後並上傳「學位論文延後公開申請書(給國家圖書館)」(學校權責單位須蓋上教務處章戳),由本館進行第一階段審核。
  3. 三、待接獲系統審核通過信函後,再送印裝訂精裝、平裝紙本論文各 1 本,並依學位論文繳交自我檢查表備妥紙本文件攜至圖書館一樓,裝入本館提供之資料袋內,投入「學位論文自助繳交投遞箱」,由本館進行第二階段紙本論文審核,審查結果請至 MyFCU 畢業資訊查詢。
  4. 四、本館為謹慎處理第一、二階段審核作業,自受理收件之隔天起,分別至少需要 2 個工作天(不含星期六、日)。
  5. 五、論文提交要件順序、格式、相關表單下載及中英文系統操作指南,請參見本館學位論文提交與查詢網頁
  6. 六、若未能如期於本學期畢業,將退回電子檔案與紙本論文,後續請依實際畢業學年度進行修改並重新提交與審核。
  7. 七、如有任何疑問或建議,請撥打校內分機 2682 流通櫃台或電郵至:etheses@o365.fcu.edu.tw

以環境為優先的後人類世界觀:河流與鯨魚被賦予法人資格

圖書館部落格 - 十一月 20, 2024 - 02:00

陳玉苹助理教授 / 逢甲大學文化與社會創新碩士學位學程

如果有看過《鯨騎士》(2002)這部改編自紐西蘭毛利作家Witi Ihimaera同名小說的電影的人都大約知道,紐西蘭毛利人(Maori)跟鯨魚之間有著源自遠古起源的神秘連帶。毛利人稱鯨魚為 Tohorā ,傳說中鯨魚指引著他們的祖先駕著獨木舟橫越太平洋,因此波里尼西亞人得已定居在幅員遼跨的大洋洲。

但是就在今年二月,澳洲新南威爾斯南十字星大學的鯨魚生物學家契斯門(Ted Cheeseman)的研究指出,北大平洋的座頭鯨數量在不到十年內銳減了20%。商業捕鯨在1976年已經結束,加上保育的推動,實際上座頭鯨的數量一直穩定成長。但是在2021年後卻突然銳減20%,從約3萬3000隻降到2萬6600隻 ,可能的原因是海洋變暖導致食物減少,因此鯨魚可能是餓死的。其他物種如海獅、海豹的數量也有下滑的趨勢。

對波里尼西亞人而言,鯨魚不僅僅是一種物種,而是跟族群的靈性與起源緊密相連。因此,在今年2024年3月27日,紐西蘭、大溪地、以及庫克群島的原住民領袖共同簽署了一個條約,承認鯨魚有法人地位。

毛利的保育人士樂觀的認為,這個條約應該可以對政府單位施加壓力,讓他們更加重視對這些大型哺乳類的保育工作。因為在2017年,紐西蘭政府通過一項極具開創性的法案,即賦予紐西蘭北島的旺阿努伊河(Whanganui River)獨立的法人地位(legal personhood status),稱為Te Awa Tupua Act。 這條河長久以來都有水權的爭議,而這個法案是首度依照旺阿努伊部落的世界觀為法律架構,因為部落認為這條河是他們的祖先。因此法律條文一開始就承認這條河是一個現生的「個體」,名為Te Awa Tupua,然後再敘明以此部落觀點所訂出之四個核心原則,包含部落的人與河流不可分割的關係。一位研究此法案法學者Tom Barraclough說,這個法案的通過,對於這條河的未來的自然環境保育工作會有顯著的影響 。這樣的效應開始往外擴散,2019年2月,美國俄亥俄州的Toledo居民為了對抗早在2014年湖中毒藻暴增而必須關閉整個城市的飲用水三天的事件,他們也賦予伊利湖( Lake Erie)法人地位。2019年7月孟加拉跟進,賦予所有河川法人地位。同年9月,美國加州也賦予克拉馬斯河(Klamath River)法人地位。

在太平洋地區有許多種類的鯨魚,包括灰鯨、藍鯨、小鬚鯨、抹香鯨等,對毛利人來說最重要的是座頭鯨,除了跟族群起源相關,也跟航海知識的建立有關。而氣候變遷對於鯨魚存亡有直接的影響,此外,因為大型船隻撞擊而死亡的鯨魚每年也有一萬頭,加上捕魚工具的危害,也增加鯨魚傷亡。雖然有設鯨魚保育區,但鯨魚無法理解哪裡是保育區的邊界。

承認鯨魚的法人地位,並不是將他們視為人類,而是賦予他們法人的權利。有了權利之後,就有相關責任。若你傷害了鯨魚,就必須負起賠償的責任。因此延伸就可以進行監控捕魚船的器具跟航行路線,如果你撞到鯨魚的話必須罰款,以及必須加裝防撞設備。

從後人類(Post-humanism)的思維,認為人並不高於萬物,而是與萬物相互依存、彼此形塑。但是以上的理念並不容易落實,如果將生物與環境都視為具有法人的地位,有相關義務與權利,人類是否可以更謹慎而謙卑的,從人/非人整體的視角來寫出面對氣候變遷的新篇章?

※ 參考資訊:
紐約時報:保護鯨魚行動中:波里尼西亞傳統領袖授予鯨魚法人地位 (2024.3.29)
https://www.nytimes.com/2024/03/29/world/australia/whale-personhood-polynesia-maori.html?searchResultPosition=6
英國衛報:保護旺阿努伊河,授予法人地位有用嗎?
https://www.theguardian.com/world/2019/nov/30/saving-the-whanganui-can-personhood-rescue-a-river

館藏資源:鯨騎士

原住民知識的應用:涵融原住民世界觀的建築設計

圖書館部落格 - 十一月 13, 2024 - 02:00

陳玉苹助理教授 / 逢甲大學文化與社會創新碩士學位學程

原住民知識涉及到脈絡性的知識,若應用原住民知識於我們的工作或設計上,一方面可以促發我們對於現有體系或規範的反思,另一方面也能從原住民知識的概念中找到一些激發創意的想法。

澳洲有一位建築師,Jefa Greenaway,就以「以鄉土為中心之設計」(Country-centered design),與澳洲原住民社群合作,並將永續的關懷置於整個建築設計計畫的核心。在澳洲原住民的觀念中,「鄉土」(Country,大寫的C)跟西方熟知的「鄉村」(country,小寫的c)概念不同,「鄉土Country」連接的概念是民族或文化群體,以及他們所嚮往、尋求療癒,並且終將回歸的土地。鄉土的概念又遠大於土地,也包括天空和水,更重要的是指涉文化與靈性的根源。簡言之,鄉土是一個全貌的世界觀(wholistic worldview),包含了人類、非人類,以及所有與之相連的自然體系。

由於這些知識是世代積累的、共同發展的,因此「以鄉土為中心的設計方法」是由整體原住民所共有,透過原住民的設計師來具體化其內涵。他們在設計的過程中是以「鄉土」的概念作為指引,設計師需了解鄉土中不同元素,例如社群、人與非人之間的關係性,以及了解共有的空間內所有物之間的連結性。簡言之,這是一套文化的信仰體系,在其中所有事物都緊密相連。澳洲的原住民建築師在1990年代就開始使用這樣的方式來做設計,他們會以歐洲人移居之前的土地作為想像的場景,因此會將環境放在優先考慮的要素。「以鄉土為核心」設計師花更多力氣跟在地原住民社群溝通跟合作,也將「永續性」放在設計的核心,尋求「還給土地」而不是「掠奪土地」的設計方法。

Greenaway的第一棟設計是皇家墨爾本理工學院的拿娜娜廣場(Ngarara Place),這個地方是由6個區塊的花園所組成,花園中種植在地的植物。每一個區間代表了在地原住民Kulin 族觀察到的6個季節。中間有火塘可舉行澳洲原住民的吸菸儀式(具療癒功能,現也為官方接待賓客時的儀式),以及有用木板製作的露天廣場,鑲嵌著原住民當代藝術。Ngarara在當地語意指「聚集」,以及這個地點「被啟動」的意思。在這裡可以舉行吸菸儀式,學生也可以在此休憩。建好之後,這個小廣場的使用讓眾人對這些概念越來越有興趣,也產生一些漣漪效應,讓更多人逐漸理解這些概念。現在新南威爾斯的重要基礎建設計畫都必須要有原住民設計的考量,同時目前若修習原住民設計學分也可以在澳洲取得學位。

Ngarara Place。圖片來源:Leighblackall, CC BY-SA 3.0, via Wikimedia Commons

Greenaway建築師說,他希望透過實踐,開始討論設計的公平性,來確保有些無法發聲的群體得以在澳洲的設計操作中得以發聲。平等的實踐有很多可能性,或許台灣也可以思考建立「原住民設計」的方法,讓我們從現在開始練習從掠奪土地資源,到給予土地養分的智慧。

※ 參考網站:紐約時報/ 澳洲設計之建築擁抱原住民世界觀
https://www.nytimes.com/2024/02/16/world/australia/jefa-greenaway-indigenous-architecture.html?searchResultPosition=4

什麼是原住民研究?(indigenous study)

圖書館部落格 - 十一月 6, 2024 - 02:00

陳玉苹助理教授 / 逢甲大學文化與社會創新碩士學位學程

什麼是原住民研究(indigenous study)呢?原住民指涉的是這塊土地(每一塊土地)上最早的住民,而非近代才移居此地,或因殖民而定居者。原住民在此地居住有相當悠久的歷史以及累積的文化智慧,但是在後來移居者或殖民者的政權治理中,經常會受到忽略。

原住民研究強調的是知識源起的脈絡性(context),而非我們習慣的西方知識體系。這些在地的知識脈絡可能包括語言、原住民群體的社會結構、藝術以及知識傳統,以及包括從與自然環境互動中而累積的智慧,例如草藥知識、對於環境的判斷以及與自然共處的方式。

在許多多族群國家的大學課程中,通常都會設有在地的原住民研究,例如澳洲的原住民文化課程,或者紐西蘭的毛利文化課程等。除了可以平衡在過去由殖民者或移居者建立的單向的歷史論述之外,也可以透過學習在地文化促進彼此的相互理解。也就是說,對原住民社群而言,可以增加保存語言與文化的使用與延續的可能;對於移居者而言,也可拓展文化的知識庫,習得在地生活的智慧。特別是在當代,全球都共同面臨嚴峻的氣候變遷議題,而原住民對於如何保有生物多樣性以及適應自然環境的變遷,都有一套從祖先流傳下來的智慧,值得同樣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共同來學習。

例如我們七月時因執行計畫拜訪平和部落的拉夫琅斯.卡拉雲漾(Ljavuras.kadrangian)校長,他提到排灣族老人家說,居住的地方要離水越遠越好,因為台灣颱風多,溪水往往瞬間暴漲。要怎麼判斷溪水會暴漲呢?老人家說,如果颱風來了連續下雨2-3天,就會派年輕人去部落附近集水區巡邏。若集水區的水開始混濁,就要做兩件事:1. 老弱婦孺開始往山頭去避難。2. 年輕人要在部落周圍開鑿臨時的小溝渠,讓水不要再滲到地底。因為混濁的水表示岩層中的水已經達到飽和了,必須要做應變措施以避難。同時年輕人也要學會判斷淡霧、濃霧、以及動也不動的煙雨。若山頭有沈重不會動的煙雨時,表示山頭正在下大雨,就要趕緊離開水邊(Ljavuras.kadrangian校長訪談 2024.7)[1]。

這些長期累積而來的實證知識,可以判斷很多資訊。共居在台灣這塊土地上的我們,何不一起來學習這套智慧,共同研擬得以面對未來氣候變遷的解決之道。

圖一:老七佳部落的石板屋(陳玉苹拍攝2023) 圖二:老七佳石板屋近照(陳玉苹拍攝2023)

[1] 為筆者與東華大學族群文化研究所博士候選人潘顯羊在執行「宜居部落建設計畫-居住環境品質提升計畫/112年屏東縣部落永續建設藍圖規畫」的訪談內容。

林義傑獲得著作權專屬授權卻不能告他人侵權?

圖書館部落格智慧財產權主題專欄 - 十一月 5, 2024 - 07:06

楊智傑教授/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科技法律所

2023年喧騰一時,知名超級馬拉松跑者林義傑,在退休後成立影視公司,獲得外國片商的專屬授權,而對許多侵害影片的網路侵權者提告,並洽談和解事宜。由於提告的人數太多,引起檢察官反感,檢察官起訴林義傑違反刑法的包攬訴訟罪。而2024年8月,台北地方法院判決林義傑確實違反律師法。

這個案件有問題的地方在於,林義傑認為自己已經取得外國片商的專屬授權,應該有資格對侵權者提告。根據著作權法第37條第4項規定:「專屬授權之被授權人在被授權範圍內,得以著作財產權人之地位行使權利,並得以自己名義為訴訟上之行為。著作財產權人在專屬授權範圍內,不得行使權利。」條文明明寫著,專屬被授權人得以自己名義為訴訟上行為,但檢察官和法官為何認為林義傑不能提告呢?

法官在判決書中提出一個說法,認為著作權授權的概念,只是讓被授權人可以「利用」。而專屬授權的概念,法官認為是讓「被授權人於其被授權之範圍內既獨占利用著作財產權」。法官認為,專屬授權只是讓被授權人取得著作財產權之專屬「利用權限」,但不能「自己不利用」卻「只想告人」。

法官根據上述看法,認為林義傑的公司沒有真的利用,卻只想告人然後談和解,才去向外國片商取得專屬授權。法院認為這也會違反刑法的包攬訴訟罪。

個人認為,法院的這個看法可能違反了著作權的基本概念。我們常說,智慧財產權只是一種「排他權」而非一種「利用權」,但法院卻認為專屬授權的被授權人一定要利用才行。另外,著作權法第37條第4項的專屬授權,就是規定著作權人可以提起訴訟,而沒有規定著作權人一定要先自己利用著作才能對他人提起訴訟。地方法院法官的這種看法,或許經不起考驗。

相關判決: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112 年度易字第 350 號刑事判決(2024.8.27)

林義傑獲得著作權專屬授權卻不能告他人侵權?

圖書館部落格 - 十一月 5, 2024 - 07:06

楊智傑教授/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科技法律所

2023年喧騰一時,知名超級馬拉松跑者林義傑,在退休後成立影視公司,獲得外國片商的專屬授權,而對許多侵害影片的網路侵權者提告,並洽談和解事宜。由於提告的人數太多,引起檢察官反感,檢察官起訴林義傑違反刑法的包攬訴訟罪。而2024年8月,台北地方法院判決林義傑確實違反律師法。

這個案件有問題的地方在於,林義傑認為自己已經取得外國片商的專屬授權,應該有資格對侵權者提告。根據著作權法第37條第4項規定:「專屬授權之被授權人在被授權範圍內,得以著作財產權人之地位行使權利,並得以自己名義為訴訟上之行為。著作財產權人在專屬授權範圍內,不得行使權利。」條文明明寫著,專屬被授權人得以自己名義為訴訟上行為,但檢察官和法官為何認為林義傑不能提告呢?

法官在判決書中提出一個說法,認為著作權授權的概念,只是讓被授權人可以「利用」。而專屬授權的概念,法官認為是讓「被授權人於其被授權之範圍內既獨占利用著作財產權」。法官認為,專屬授權只是讓被授權人取得著作財產權之專屬「利用權限」,但不能「自己不利用」卻「只想告人」。

法官根據上述看法,認為林義傑的公司沒有真的利用,卻只想告人然後談和解,才去向外國片商取得專屬授權。法院認為這也會違反刑法的包攬訴訟罪。

個人認為,法院的這個看法可能違反了著作權的基本概念。我們常說,智慧財產權只是一種「排他權」而非一種「利用權」,但法院卻認為專屬授權的被授權人一定要利用才行。另外,著作權法第37條第4項的專屬授權,就是規定著作權人可以提起訴訟,而沒有規定著作權人一定要先自己利用著作才能對他人提起訴訟。地方法院法官的這種看法,或許經不起考驗。

相關判決:臺灣臺北地方法院 112 年度易字第 350 號刑事判決(2024.8.27)

11/10(日) 63 週年校慶開館時間公告

開館時間特別公告 - 十一月 4, 2024 - 08:40

113 年 11 月 10 日(星期日)本校舉辦63周年校慶,圖書館開館時間異動如下,請多加利用。

日期\區域總館科航館自修室
11/10 (日)
63周年校慶
08:00
|
18:00
08:00
|
24:00

10/26 – 11/8 圖書館配合統籌科目考試管制事宜

開館時間特別公告 - 十月 28, 2024 - 01:46
  1. 113 年 10 月 26 日(六) ~11月8日(五) 本校統籌科目考試期間,總館及科航館自修室暫時婉拒校外人士進館(含聯盟館及會員)。
  2. 考試管制期間,嚴格取締違規佔用席位行為,敬請多加配合。

頁面